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6.对此,我补充以下记事:
我曾看见一些刚从尘世进入灵界的灵人一起谈论永恒的三个神性位格。他们曾是教会的显要人物,其中一位还是主教。他们来到我跟前,我们谈了一会儿有关灵界的事,他们以前对此一无所知。然后我说:“我听见你们在谈论永恒的三个神性位格,请你们根据在世时所形成的概念向我揭示这个大奥秘。”于是那个主教看着我说:“我发现你是一个平信徒,所以,我会阐述对这个奥秘的看法,以便教导你。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以前是,现在仍是这样:父神、子神、圣灵神坐在天天堂当中巍峨雄壮的宝座上。其中父神在纯金宝座上,手持权杖;子神坐在父神右手边的纯银宝座上,头上戴着冠冕;圣灵神坐在他们旁边的闪耀水晶宝座上,手里托着一只鸽子。闪闪发光的宝石灯以三盏为一组悬挂在他们周围;距离这个光环很远的地方是侍立着无数天使,他们都在敬拜并唱着赞美诗;此外,父神还不时与祂的儿子讨论哪些人当被称义,他们一起判断并决定地上哪些人配得被他们接纳到天使之列,得着永生的冠冕;而圣灵神一听到这些名字,便奔赴全世界找到他们,随身携带功义的恩赐,作为每个要称义之人得救的标志。祂一到就向他们呼气,吹去他们的罪孽,就好象人拿着扇子扇净火炉冒出的煤烟,并将它粉饰一新。祂还会除去他们刚硬的石心,赐给他们柔软的肉心,同时刷新他们的灵或心灵,给他们带来新生,赋予他们婴孩般的面容。最后,祂会在他们额上留下十字架的印记,称其为神的选民,神的儿女。”一番讲论过后,主教说:“在世时,我就是这样阐明这个伟大奥秘的;因为我的很多牧师都在那里为我的演讲鼓掌喝彩,所以我肯定你也会,作为一个平信徒,你会因它而信服的。”
主教讲完这番话,我仔细打量他并与他一起的牧师,发现他们一致赞同他的观点。于是,我开始回答说:“我仔细思考了你所阐述的信仰,从中推断出,你所形成并持守的三位一体神的观念纯粹是属世的、感把父神想象为坐在宝座上,手持权杖,或圣子头戴冠冕坐在宝座上,或圣灵手托鸽子奔赴世界各地执行祂的命令,这一切难道不是感官化的思维吗?根据你的陈述,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种想法,我不同意你所说的话。我从小就不能接受一位神以外的其它观念;我不能接受并持守其它观点,所以你所说的话对我没有任何影响。不久以后我就明白,圣经上说的耶和华所坐的“宝座” 是指祂的国度,“权杖”和“冠冕”是指管理和统治;“坐在右手边”是指神通过祂的人性所行使的全能;而关于圣灵的陈述是指神性无处不在的作为。请接受我的主,一位神的观念,并给予理性思考,你终究会明白事实就是这样。
“另外,你承认神是一位,因为你让这三个位格的本质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一体。然而,你不让人说这一位神是一个位格,却又坚持说有三个位格,以免失去你所信奉的三位神的观念。你又赋予每个位格不同于其他位格的属性。你所做的这一切不是在分割你的神性本质吗?既如此,你又怎能声称并思想神是一位呢?若你说有一位神性,我还能原谅你。人若听说‘父是神,子是神,圣灵也是神,每一位都单独为神’,又怎么可能认为神是一位呢?这岂不是一个无法让人相信的悖论?他们无法被说成一位神,只能说有一样的神性,这一点可这样来说明:很多人组成一个参议院、议会或委员会,但不能说他们是一个人;他们各自持有相同的观点,只可说他们有一个观点,换句话说,他们在观点上是一位。单一成分的三颗钻石不可说成是一颗钻石,尽管它们在成分上可以说是一颗。而且,每颗钻石因其重量而在价值上不同于其它钻石。若说它们是一颗而不是三颗,这是不可能的。
“不过,我明白你们为何称每个位格自身单独为神的三个位格为一位神,又要求教会的每个信徒都这样说。因为世上凡理性健全的开明人士都承认神只有一位。你若不这样说,就会蒙羞。然而,当你嘴上说‘一位神’,脑子里想三位时,那羞耻无法阻止你说出这两种想法。”说完这番话,主教和他的牧师离开了,他边走边转身,试图叫喊“只有一位神”;却做不到,因为他的思维阻住了他的舌头,结果他张嘴喘着气说“三位神!”旁观者看到这古怪的一幕不禁放声大笑,随后也离开了。
914.启21:19.“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宝石修饰的”表取自圣言字义的新耶路撒冷教义的全部事物在那里的人当中将照着接受而显现在光中。“十二根基”表示教会教义的全部事物(902节)。“墙”表示字义中的圣言(898节)。“圣城耶路撒冷”表示主的新教会(879, 880节)。“宝石”表示凭灵义而透明的字义中的圣言(231, 540, 726, 911节);由于这一切是照着接受实现的,所以这句话表示源于圣言的教义的全部事物将照着接受而显现在光中。凡不明智思考的人都不能相信新教会的全部事物会显现在光中,不过,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有能力相信,因为人皆有一个外在思维和一个内在思维。内在思维在天堂之光中,被称为领悟(perception);外在思维在尘世之光中;每个人所拥有的理解力具有这样的性质:它能被提升,甚至升到天堂之光中,若他凭着某种快乐想要看到真理,也的确被提升。我通过大量经历得以知道这是事实,关于这些奇妙的事,可参看《圣治》,详情可参看《圣爱与圣智》。因为爱与智慧的快乐提升思维,能使人如在光中那样看到事实的确如此,尽管他所听到的事前所未闻。启示心智的这光是由主那里从天堂流入的,并非从其它源头流入;由于那些将要属于新耶路撒冷的人即将直接靠近主,所以这光便照着次序流入,也就是通过意愿之爱流入理解力的领悟。
不过,那些确认这一信条,即理解力在神性问题上什么也不会看见,但教会的教导必须被盲目相信之人,则不能在这光中看到任何真理,因为他们已经在自己里面阻塞了光的通道。改革宗教会因来源于天主教而将这个信条保留下来,天主教传承的教导是,除了教会本身,没有人能解释得了圣言,而他们所理解的教会是指教皇和教廷议会;凡不因着信接受教会所传承下来的一切教义之人,都会被视为异端,他便成了可憎恶的。这一事实从《特兰托会议信纲》明显可知,该信纲确认了天主教的一切信条,其中在末尾就说了这些事:“然后,会议主席莫罗尼(Moronus)说:‘平安的去吧。’于是众人欢呼,洛林红衣主教与教父便在其他人当中宣告:我们全都如此相信,我们全都持这种观点,我们都同意并接受对它的赞成。这是蒙福的彼得和众使徒之信,这是是教父之信,这是正统之信。是的,阿们,阿们!一切异端受诅咒,受诅咒,受诅咒!” 特兰托会议的法令就是本书开头概要引述的那些内容,然而其中几乎没有一个真理。
引用这些内容,是为了让人们知道,改革宗或新教从天主教那里保留了一个盲目的信仰,就是脱离理解力的信仰;那些持这种信仰的人此后无法在神性真理中被主启示。只要理解力被囚禁在对信仰的服从之下,或理解力从看到教会的真理中被移除,神学就变得什么也不是,不过是记忆的东西而已。唯独记忆的东西会像脱离判断的一切事那样化为泡影,并由于它的昏暗而灭亡。因此他们是:
瞎子领瞎子,当瞎子领瞎子时,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马太福音15:14)
他们就是瞎眼的,因为他们不从门进入,而是从其它途径进入(约翰福音10:1);因为耶稣说:
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并且出入得草吃。(约翰福音10:9)
“得草吃”是指在神性真理上被教导、启示和滋养。所有不从门,也就是不从主进入的人,都被称为“贼”和“强盗”;而那些从门,也就是从主进入的人,则被称为“羊的牧人”(约翰福音10:1,2)。所以,我的朋友,请你去找主,避恶如罪,弃绝唯信,然后你的理解力将被打开,你就会看到奇迹,并被它们打动。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